貯憶成釀 文/心泉清韻
有關于美的憶,久貯可成佳釀。
“大理的小院子,偶爾來,或一直在……”初到便見了這么一句廣告,甚是喜歡,似乎,將會有期盼已久的歡喜。
歡喜只因將到的是大理古城——早些時領略過白落梅筆下大理古城的風采,行走于她的文字,想象過而今將要真切去走的這城,心生的向往,撩心,持久,難耐……直至涉足古城大理石鋪就的道上,才得緩和。
一路尋來,事實也當真是尋了一路,終于在暮色里尋到了友人們的影,加了我剛好。全不在乎那什么所謂的旅途勞頓,盡皆游而樂,全身心地為樂而游。
暮盡夜來,便游夜景。人潮熙攘,物也玲瑯,無不特色,好奇的眸再斂不盡新奇,只無盡贊嘆。我一直是最喜好古樸的——留意過:玨色玲瓏,生動雕琢;茗香清幽,偷啖一葉;掛飾精致,思量新買笛穗;腰鼓,風鈴,伶人歌……
撫摸過環城城墻,仰望過城門、門樓,只憾未攀。整一個城,似棋盤,南北一線,東西錯落,街的兩側為店,店后或店上為屋,盡是漢式的庭院,三合一照壁,四合五天井,估摸,也有六合同春。院里有花高于院墻,可是有意要行人贊嘆?
店鋪的門,客棧的匾,盡是雕刻,或是花草,或是祥瑞。我們的宿處名為“雅逸”,正是三合一照壁,壁上有畫,清高,積極,題字“天道酬勤”。院有綠植幾株,一池,中有魚生而靈動。在此境里,夢寐心安。
待旦再游古城,不復喧囂,只留深巷清寂,鳥唱幾聲。漸嗅得濃郁酒香,行百步至酒香最濃處,又百步香漸依稀,卻在憶里濃郁。有略嗜酒的友,誓說回頭定要買上一壺,余者皆笑。
也才發現,幾乎每條街的兩側,都有渠,細流,清冽。尋源頭,自蒼山十八澗,便是早有聽聞的“銀水”,象征財富,這般布置,是想讓這水在城里多作停留。看清流的去向,是洱海。原來,蒼山與洱海,一剛一柔,竟有這樣的聯系。
而后有幸一游大理一中,進去后又真切體會了“羨慕”一詞的真正含義——曾經夢到過的學校,在這里,比及“校”,我更愿用早許多年的“塾”來稱謂(雖不貼切)——瓦,椽,檐,古風畫飾的墻,庇蔭的樹,石的桌與凳,文與藝的薈萃……此間布置,豈是一個“極致”了得。賞游逢亭必坐,從來最喜有亭,當真有亭!四翼,亭穹畫著鶴,大抵寓意著青云直上。曾在夢境里讀書,白衣,薄茶,倚亭柱……現下此境,勝于夢境!
午后,租賃“鐵馬”(電動車),馳騁一程,到此地“佛國”一名的來源——崇圣寺。駐足于迦樓羅金雞像腳下與崇圣寺相對,眺望三塔,看三塔鼎立的恢宏。主塔千尋依舊不負其名,風雨不動,佇立了千尋,傳承著千年的信仰。聞說,到三塔倒影的湖邊,透過湖可以看到今生的緣,甚是好奇,然而,行動全按計劃,此來只遠觀,不近看,略感失落。從來隨遇而安,緣分可以爭取得到,而或不能,倒不是十分在意,便不再執著去近看,繼續趕路。
再一程,到喜洲,白族民居,腳才觸地便迫不及待,只想領略這個能歌善舞民族的文化魅力。穿行過幾條喜洲的老街,揣度著其間我所還未聽聞的故事,尋求身臨其境時最刻骨銘心的感觸。細細品味每一口破酥粑粑;專注地看乳扇的制作過程;笑過誰舍不得丟棄早已空無一物的竹簽;也癡迷過某一位極漂亮卻再記不起容顏的白族姑娘,只清楚地記得,她那穿著民族服飾的體態……
傍晚駐足之地,是洱海邊緣名為海舌的半島,道兩旁,植著白楊,再是金竹,而后楊柳,幽寂,至盡頭,是遼闊的洱海。從來洱海多平靜,今日也靜,微漾的波直泛到遙對的岸。腳底的沙灘,大半是死去許多年只剩下殼的螺與貝,這樣的沙灘到底有多厚,我不知,但我所能知的,是歲月久遠。
下關風,上關花,蒼山雪,洱海月,是為“風花雪月”。“風花雪月”有風花雪月的景,只可惜,有幸停留的三日,初十夜至十二,月未圓,是以,看不到最美的洱海月。蒼山高于云隱,從未見山巔,蒼山負雪的景致便還如最初想象的一般神秘。至于風與花,確是欣賞得到的——炎暑易知清風來,舒爽!雖未到上關,但下關至喜洲沿途,有風吹不動的花海,艷烈的玫瑰,雖已枯頹卻可以想見昔日盛放的葵,各色的菊……想必,上關的花,會更美。
離別前夜,笑談間說及將至的中元,停頓了,并不是因為太在意或許果真在出沒的也在游而樂的鬼魂,只是意識到,此生短促,得如此美好的一段憶,幸甚!
此來只是偶爾,終須別,已將曾留在文字里的足跡實實在在地踩到了曾想象過很多次的石道上,也知足了。
此憶當貯,經年成釀,再醉!